(通讯员 薛建涛 张丹)9月16日,我院环境科学专业教研室主任薛建涛、副主任袁丹妮以及专任教师俞永祥带领2022、2023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前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东湖站),开展实习基地签约与实习实践活动,东湖站副站长周雄冬副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会上,双方就实习基地签约事宜展开深入沟通,明确了未来在学生实践培养、科研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方向。东湖站刘佳睿老师详细介绍了站内科研布局与研究成果,从湖泊生态系统生命活动规律观测,到水污染控制、水质维护与渔业协调发展的实践案例,为同学们搭建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随后,同学们实地参观了观测研究设施,直观了解环境监测技术在湖泊生态研究中的应用,近距离观察污染物在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将课堂上“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生态学”等核心课程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
此次活动是我院环境科学专业落实“实践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专业始终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创新活动,而与东湖站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实践教学场景,让同学们得以在国家级科研平台中锻炼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强化对“人类—环境”关系的认知,培养生态保护责任与关怀理念。

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与东湖站的合作,依托优质校外实践资源,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搭建更多“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适应现代环境科学行业需求、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事业输送后备力量。
东湖站简介:湖北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我国研究历史最悠久的湖泊生态站,也是国内唯一进行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综合性研究的国家级野外试验站,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该站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学研究室,于1955年开始对武汉东湖进行生态学研究,1980年中国淡水生态学奠基人刘建康院士创建了东湖站,1992年被评选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站,1998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开放野外台站,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试验站,2006年正式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4年成为湖北东湖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东湖站围绕国内最大的城市湖泊——武汉东湖开展长期监测、研究和示范工作,并将东湖的长期生态学研究成果拓展到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湖泊的管理实践中,为湖泊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其以湖泊生态学为主导学科,聚焦资源生物学、水污染生物学及基础渔业生物学研究,围绕“保护水质、兼顾渔业、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核心战略,探索湖泊生态系统优化模式,这与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掌握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具备环境监测与修复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
(审核人:孔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