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党建 > 正文

【党建领航】环生学院开展学习生态文明思想“红细胞”党员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5-04-29  发布者: 点击阅读数:

 

本网讯(通讯员 邓雪晴 李萌萌)427日,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在操场开展学习生态文明思想红细胞党员读书分享会第十四期,本硕各支部共20余名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阅读经典文章,分享时事感悟,激励党员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展现党员榜样力量。

活动开始,各支部代表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自己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感悟以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经验,以亲身经历向参会的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在生活中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会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生态文明的保护,不断学习生态文明思想,此次活动让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心得分享结束后,参会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对操场进行了全面清扫。在清扫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了许多平时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同学们纷纷表示,清扫操场不仅可以让校园变得更加美丽,还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此次清扫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只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次“红细胞”党员读书会活动,不仅让党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生态文明理念,更激发了大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激情。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种精神延续到日常生活中,为建设美丽校园、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稿 郑冬洁)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曾荣菊

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核,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之中。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中华民族始终秉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共生理念。而在现代语境下,生态文明更是一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超越——它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的协同共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马克思曾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产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它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朱晴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让我联想到《沙乡年鉴》,书中作者利奥波德倡导的土地伦理,强调人是自然共同体的一员,与自然应和谐共生。而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他们在荒漠中艰苦奋斗,将不毛之地变成万顷林海,创造了人间奇迹;浙江余村,从卖石头卖风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这些实践充分证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李中玲

高校食堂推出的光盘换绿植活动,与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的撤馔饲畜传统不谋而合。当我们用省下的餐费在围墙栽种蔷薇,实际上正在续写《齐民要术》的当代篇章。更令人振奋的是,气象社同学利用废旧篮球制作的雨水收集器,让《天工开物》中的灌溉智慧在云数据时代焕发新生。  此刻掠过足球门的春风,曾在敦煌壁画里掀起飞天的飘带,也曾在梭罗的《瓦尔登湖》撩动涟漪。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这阵风携带无人机播撒的本地树种,让它在经过图书馆屋顶的光伏板时,记住人类文明转型的温度。那些在垃圾分类站认真比对标识的身影,那些把旧校服改造成环保袋的巧手,正在编织全新的文明经纬。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周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充分借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生态智慧,强调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进一步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古代先哲的生态智慧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和升华,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体现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